【编者按】
八十年前,中国人民经过十四年不屈不挠的浴血奋战,打败了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取得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在民族存亡的最危急关头,从黄河两岸到烟雨江南,从白山黑水到南海之滨,抗日救亡的怒吼震彻华夏大地。各民族同胞团结一心,或威武不屈血洒疆场,或毁家纾难拥军支前,汇聚成全民族抗战的滚滚洪流。
今天,我们依次回眸那些铭记于心的历史片段,以历史照片➕AI动画的方式,缅怀抗战英烈,感受家国情怀与抗战精神的强烈共鸣。
1931年9月18日夜10时许,日军自爆南满铁路柳条湖段,反诬中国军队所为,遂炮轰沈阳北大营。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同时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1932年2月,东北全境沦陷。短短4个多月内,128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日本国土3.5倍的中国东北全部沦陷,3000多万东北父老成了亡国奴。
1932年起,中国共产党先后组织了由汉、满、朝鲜、蒙古、回等民族爱国志士参加的十余支抗日游击队,逐渐成为东北抗日游击战争的主力,并发展为东北人民革命军、东北抗日同盟军等武装。
东北抗联第一路军总司令杨靖宇在“外无关内救兵、内无固定给养、敌人围追清剿”的绝境中,拒绝敌人诱降,只身一人与敌死战,直到最后壮烈殉国。当敌人剖开他的腹部,看到的只是尚未消化的树皮、草根、棉絮,一粒粮食也没有。
资料记载:东北抗日武装1937年出动超过2.5万次,1938年后进入极端艰苦时期,仍坚持战斗,1938年出动1.3万多次,1939年出动6500多次,1940年出动3600多次。在十四年抗日战争中,东北义勇军和东北抗联伤亡33万余人。
天创优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