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新同学”“ECNU等你已久”“新小花狮前来报到”……9月5日,华东师范大学4157名2025级本科新生正式翻开人生求知新章。
文汇报记者从校方获悉,2025年,华东师范大学有序适度扩大本科招生规模,招生范围覆盖全国31个省区市1600余所中学,含港澳台侨学生48人、国际本科新生286人。学校强化基础学科拔尖人才选拔,今年强基计划录取105人,将进入5个强基基地学习。
为助力新生平稳迈入校园生活,华东师大精心准备,送上全天候、全方位暖心服务。
暖心服务持续上线
迎新现场,学长学姐们举着欢迎牌,为新生及家长耐心解答入学流程、宿舍分布、校园生活等各类疑问,帮助搬运行李。校党委书记梅兵来到迎新现场、服务窗口和学生宿舍,看望新生,并慰问参与迎新工作的师生。
“刚来到学校时还有些迷茫,但老师的一席话让我找到了目标,也看清了努力的方向。”来自河南的王京奥是地理科学学院2025级新生中年龄最小的一位,今天正好是他的17岁生日。梅兵向他送上生日祝福,并亲切叮嘱同学们要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广泛拓展视野。
迎新当天,华东师大孟宪承书院、大夏书院、光华书院三大书院院长与新生家长举办面对面活动。大夏书院院长、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庞维国教授,与近300名新生家长围坐交流,从专业发展、心理适应、家庭教育等维度答疑解惑。孟宪承书院邀请新生为书院师范生实践基地的小朋友们传递暖心祝福,让新生提前触摸教师职业的温度,涵养教育情怀。
切实保障每一位新生顺利入学,华东师大持续多年实施“爱心助力计划”,确保每一名学生都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错失求学机会。今年本科新生中,已有115人已通过申请先行注册、暂缓缴费。
迎新期间,华东师大精心准备十余种迎新套餐和轻食套餐,开放各餐厅作为家长休息区,免费提供茶水,安排短驳车协助行李转运。晚饭后,两校区食堂“第四餐”持续供应,为同学们夜间学习、活动后的能量补充提供便利。
同时,校园环境迎来品质升级。闵行校区部分本科生公寓浴室完成更新,春华阁二楼餐厅将于9月6日全新开放,改造后的餐厅整体风格更显明亮温馨,提供宽敞、舒适的就餐空间。“樱花步道”“共青场”换新亮相,校园路灯完成智能化改造,各宿舍楼宇增设洗衣机烘干机直饮机等生活设施,助力大家以充沛活力开启校园新生活。
持续优化调整本科招生结构
今年,华东师大录取本研衔接公费师范生828人、国家优师专项150人;秉持教育公平理念,国家专项、高校专项分别录取240人、191人。报到日前,面向2025级优师计划学生,学校启动“优师启航营”,助力师范生快速融入校园生活。
来自贵州的2025级英语专业“优师计划”学生田爱军表示,自己成长于曾是脱贫攻坚“主战场”的铜仁,亲眼见证国家对教育的重视及教育给乡村带来的深刻变革。如今进入华东师范大学,他将把握学校教育资源,借上海平台拓宽视野,结合教育理想为乡村教育积蓄力量。
此外,学校优化本科招生结构:招生专业共62个,理工科录取占比60.55%,专业增量重点对接人工智能、生物医药、集成电路三大先导产业;双学位专业录取273人,覆盖十余个项目,助力复合型人才培养与学科交叉。
当前,华东师大以“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为人才培养核心,深入推进“超学科、重思维、智能化”卓越育人改革。面向2025级本科生,学校已启动卓越学院招生,学院整合10个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含5个强基计划)、5个校级卓越人才培养改革实验班,纳入3个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及9个文理科国家级科研基地,以顶级学术资源培育拔尖人才。
同时,华东师大将人工智能全面融入育人环节:开设近200门AI相关课程,推出“X+AI” 专业、“AI+X”微专业、AI双学位等融合型学科与培养模式,引导学生开展跨学科、体验式、个性化学习;同步推进本研一体教学系统建设,以“最大原则性+最大灵活性”赋予院系更多自主权、学生更多自由度,适配本科教育改革需求。
天创优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